導讀:為進一步加大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管力度,推動監管制度化、常態化,生態環境部近期印發《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管行動計劃(2021-2023年)》。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就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嚴懲弄虛作假提高環評質量的意見》。截至8月底,生態環境部已經累計對50家環評單位和61名環評從業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并實行失信記分。
為進一步加大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管力度,推動監管制度化、常態化,生態環境部近期印發《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管行動計劃(2021-2023年)》。
計劃要求,嚴厲打擊和遏制環評弄虛作假、粗制濫造、不落實環評要求、無證排污、不按證排污等違法行為。
針對建設項目環評,開展環評文件復核、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落實情況抽查,開展環境影響登記表項目環評合法合規情況抽查;針對規劃環評,開展重點領域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落實情況抽查;針對排污許可,開展排污許可證核發、登記情況和執行情況抽查。
《生態環境部2021年度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管工作方案》同步發布。
緊接著2020年9月8日,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就審議并原則通過了《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關于嚴懲弄虛作假提高環評質量的意見》《關于優化小微企業項目環評工作的意見》。
會議強調,制定《關于嚴懲弄虛作假提高環評質量的意見》要定期調度、及時通報環評違法違規情況,督促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嚴格依法查處環評弄虛作假行為,對違法違規行為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要推動各地完善有關問題線索移送和立案處罰機制;要加大對環評弄虛作假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營造良好工作氛圍。
環評質量,生態環境保護的陣前防線。
生態環境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的主題就是“深化環評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據生態環境部稱,為推動復工復產施行的環評審批正面清單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生態環境部也堅持嚴打環評文件弄虛作假,持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截至8月底,生態環境部已經累計對50家環評單位和61名環評從業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并實行失信記分,全國累計對227家單位和224人實行失信記分;已有10家單位和5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單或失信“黑名單”,受到禁止從業的懲戒。
“環評質量是環評制度效力的生命線,生態環境部門對環評文件弄虛作假、粗制濫造、不負責任始終堅持零容忍態度,發現一起、嚴懲一起、曝光一起”,生態環境部擲地有聲地如是回應。
近期,生態環境部連續在7月2日,7月27日公開2019年第三季度(第二批)和第四季度,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的環評文件復核發現問題及處理意見,通報一批環評文件質量問題。
《關于加強環境影響報告書(表)質量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表示,持續組織開展一年兩次的環評文件質量專項檢查。對工作進展緩慢、制度執行不到位的地區通報批評,并加大該地區環評文件復核力度。
此前,生態環境部還公開通報了環評信用平臺信息情況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和相關處理結果。
據悉,有相關問題的12家單位和9人都被給予了失信記分處置。該平臺自2019年11月1日上線以來,已有4300余家環評單位、28000余名環評專業技術人員建立誠信檔案,其基本情況信息提交情況被納入環評信用監管范圍。
至此,我國對環評質量的把關正在形成一環密過一環的監管網絡。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Copyright 2020 陜西立方環??萍挤沼邢薰? All Rights Reserved 陜ICP備08006927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西安